Tuesday, August 31, 201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是感性动物,人的一切行为动力都受感情支配。而获取人们感情唯一的方法,就在于你表示了解他,在于你尊敬他、器重他、同情他、帮助他、爱护她等等。
你如果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使人们认为你是伟大、神圣不可侵犯的领袖,还不如降低自己的身份,放下自己的架子,使他们认为你是完全可信赖的人,是他们的真诚朋友,而实际上你是他们的领袖。在这样发展下去,在无形之中他们就抬高了你的身份地位,使人们的心目之中保存着这种观念、看法,于是,你便提起人们的自尊心,去获取对你的热烈拥护与衷心的爱戴,这样,人们不仅会心悦诚服的拥护你、爱戴你,甚至于心甘情愿地为你赴汤蹈火,为你尽忠效力,心甘情愿献上自己的生命。但是,你作为一个领导,如果唯我独尊,狂妄自大,就永远难以赢得人们真诚的拥护与爱戴。
一个人有了无可无不可的胸怀,就能看到他的容人气量。虽然能容人,心中也应该有个主宰,有个见解,有个辩解,这就是从容量发掘为对人的雅量。
作为领导者来说,就是要能恰当地抑制自己,显扬他人。显扬他人实际上就是抬高自己。缺乏自信固然足以毁灭自己的事业,而唯我独尊、狂妄自大、放纵无礼,同样足以毁害自己的事业。所以说,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想要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后面。这样,虽然地位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沉重;处在人民的面前,而人民并不感到难堪。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假如我们胸怀狭窄,没有容人、容物的肚量,不仅难以成就大事业,恐怕也难以与人亲切地交往,和睦地与人相处,甚至内心也永远感到孤单、寂寞、痛苦。假如我们有宽大的胸怀不仅能收揽人心,在自己身边聚集优秀人才,还能使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互助互爱。同时,也可以使自己心平气和、头脑清晰、心态平稳,见识、胆识随之而拓展,为来日谋求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
Monday, August 30, 2010
孙子兵法之用间篇
《孙子兵法》“用间篇”曰:“反间者,因其敌间两用。”
反间计是名副其实的毒计,其毒不仅仅在于施计者所采取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此种谋略对人性弱点的残酷利用和无情玩弄。因此,对人类来说,反间计虽然是一种让人津津乐道的谋略,但更是一种讽刺。用在现在的话就是,当对方探测我方的实情时,想方设法提供假情报,使敌方的间谍为我所用。对方一旦对假情报信以为真,主动权自然就掌控在我方手中了。
历史上,很多年英雄奸雄枭雄因为中了反间计含恨而死在自己人的刀下。采用反间计无须付出很多,却可获取相当大的利益。因为反间计能使对方阵营祸起萧墙,人心惶惶,内耗不止,从而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变得不堪一击。
在楚汉之间的战争中,陈平就是运用了这样的一个计谋,把项羽与范增之间的关系破坏了,让项羽的灭亡加快了速度。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虽然他有着很多猛将,但是没有几个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范增是一个能人,他见识多广,足智多谋,被项羽尊为“亚父”,可见关系是多么亲密。西楚有项羽等这样的武将,又有范增这样的谋士,实力很强,牢不可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取得胜利,刘邦就必须想方设法去破坏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使项羽不再重用范增。
这一天终于来了,项羽派了使者到刘邦军中探察军情。汉王刘邦的部将陈平接待了他。
开始的时候,陈平故意隆重的接待了使者。叫人准备了一大桌子好酒好菜,席间又是歌舞又是美女。使者被感动得坐卧不安,当即礼节性的说出代楚霸王项羽向诸位感谢之类的话来,满面的春风也随即不见了。
“我还以为是你亚父派来的呢。”说完此话,陈平变叫美女停了歌舞,并示意仆人,把桌上的好菜端了出去。一会儿,又换上了下等的素菜。
饭后,那个使者匆匆地赶回楚营中,把当天在汉营中受到的待遇添油加醋地向项羽作了报告。
头脑简单的项羽,果然不疑有诈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自此,项羽对范增不再信任,更命令亲信暗中监视范增的行动。范增后来几次的直言相谏,都惹得对他早有成见的霸王更是反感。
当范增看到项羽对他的怀疑,又联想到最近几天常有人暗中监视着自己的行动,当时的范增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受了闷气,加上背上毒疮发作,不久就负气归西。范增死后,项羽没了得力谋士,屡屡败阵,末日也一天天临近。
其实用现代人眼在当时的情况下,让项羽对范增产生怀疑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却是不足为奇的。当时,天下大乱,正是群雄并起的时候,到底谁获得最终的胜利实在是很难说。
所以有些人就今天在这个阵营,明天可能就又钻进另一个阵营。要知道,人心隔肚皮,人性也是不可捉摸的。有时候,越是关系亲密的人,他们之间越是容易出现矛盾。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难免会相互猜忌的时候。这么一来,有勇无谋的项羽怀疑范增跳槽倒向刘邦也就不足为怪了。
清官难得糊涂
至察并不可怕,为官者因为看到了封建官场的阴暗面,从而嫉恶如仇与之对抗,这就是可怕了!
有些政治为官者,不能接受阴暗的现实,而只强调自己的赤子忠心,这就难免会被人陷害。
三闾大夫屈原慷慨激昂、一心为国,自然会成为一些奴臣的眼中钉,肉中刺。不久便遭到南后陷害被发配。此时,屈原才开始后悔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不顾大节,不能很好地对待南后怀玉。他责备自己:“吃一堑便能长一智,我为什么不能改变态度呢?丢掉梯子却像潘上天,我和做梦一样的糊涂。我忠心耿耿而遇祸,始终是不曾预料。我超越流俗而跌跤,自惹得人们取笑!”
在汨罗江边,已经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屈原,徘徊着。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个江上渔翁的注意,只听渔翁吃惊地说:“咦!你难道不是三闾大夫吗?”,屈原点头,正是!渔翁更惊讶,现在举国的高官都在朝廷里吃喝玩乐,你这样的颓废、邋遢相,在这里干什么?屈原仰天长叹,哎!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渔翁思考片刻,感悟道:那你岂不是很另类?为什么不一起去歌舞快乐呢?屈原大怒,你哪里看过有人洗干净了身子再去穿肮脏的衣服?!
“吾非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说罢,便跳进了汨罗江,成就了千秋的名誉。
回头来看,清醒的人并非他一个,至察的人应该很多,并不是其他官员都是行尸走肉,而是同若观火。屈原把官场的阴面看的太清楚了,而嫉恶如仇,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当然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百姓,因而他的死是国家的损失。
看到了官场的情形,而不能适应它,这是很可悲的。任何事物都有阴暗面,而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同流合污是可耻的,但是如能容忍一些阴暗面的存在是必要的。为官和做人一样,要从大局着眼,不能搞一刀切。有些事情一个为官者觉得不能做的,并不一定是真确的,有些事情认为是重要的,但并不一定重要的,这时候就要能够适应形势,而不应该认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是天理难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生在世,由于过分精明、清醒,才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明枪暗箭,哪样不是人“聪明”的大脑炮制出来的?因此,不要过于追求万事皆明,有些时候还是糊涂一点可能会更好。“难得糊涂”,不是吗?
Monday, August 23, 2010
奸与诈
提起“奸”与“诈”,人们的大脑中往往会出现戏剧脸谱中白脸奸臣的形象。事实上,真正的奸诈之徒所耍的手段绝对不是普通人一眼就能看穿的。有句话说得好:“能被人看穿的,就不能称为奸诈。”,所以,在奸诈之人那里,真正的奸是一种技术,是他们圆滑处事的防弹衣。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奸诈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大奸之人,像赵高,秦桧,魏忠贤之流,他们有的骗国,有的卖国,有的试图窃取权位,而且能做到天衣无缝,很少人被当事人察觉。所以,就有了“大奸似忠”一说。
小奸之人,像李莲英之辈,只会为了一己私利,说说谎,骗骗人,打打小报告。所以,就有了“小奸伪善”之说。
大家熟知的三国,奸雄林立,无论是大奸大恶之人,还是受私利驱使的小奸鼠辈,几乎随处可见。这些我们可以从三国故事里管窥一斑。
奸诈之人善于撒谎。
撒谎容易,要让人信服,且不被揭穿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奸诈之人往往有超强的记忆力,有临场不变的定力,有一唱三和的多维思想。这些是他们撒谎的必备素质。除此之外,在谎言被揭穿后,他们还有更多的圆谎能力。因为他们知道,要想让奸诈发挥出来,不会撒谎是万万不行的。
奸诈之人舍得用孩子去套狼。
也就是说,奸诈之人使手段,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空手套白狼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敢这么做的奸诈之徒,都有万一这样的付出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否则,其奸诈只能在生活中溜溜须,拍拍马,得点小恩惠。要知道,奸诈之徒在计算别人的时候,别人往往也在计算着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蚌鹤相争,渔人得利之事,时有发生。
奸诈之人善于伪装。
藏得住,更要守得住,这个就难了。人最容易自己出卖自己。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不知不觉中机密就会被泄漏。奸诈之人为了不让别人看到其奸诈,必须把自己的心事压得很深很深。需要哭的时候,心里笑着,他们也会迫使自己泪如泉涌;需要笑的时候,即使心里在流血,他们也会面带春风。
奸诈之人博古通今。为了学会和掌握卑鄙的伎俩和智慧的技能,奸诈之人几乎把自己训练的无所不能。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能察言观色,预先领会,懂得见风使舵;他们处事圆滑,有很强的防患意识,而且知道做什么事,怎么做,对自己有利;他们有高瞻远属,一箭双雕,孤注一掷的精神,让人觉得他们无坚不摧,却又刀枪不入;他们能让所有人都相信自己,觉得他是世上最真心,最诚信的人,然后小利套大利,以公利满足私利,以“显利”掩盖“隐利”。
所以,要对付这些奸诈之人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决不让自己变得奸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观察,摸清门道,让奸诈之人自己露出狐狸尾巴。
奸邪之人虽能因阴谋诡计得逞,但也会因其为人所不耻而败落。
他们的恶名纵然能隐瞒一时,却终不能逃过正义的惩罚和历史的审判。
Sunday, August 15, 2010
政治厚黑之攻其不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为一个政治人物,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以外,更要留意身
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个简单,而且我相信人人都认识的一个人物,他就是马华前总会长,翁诗
究竟是马华忽视民声,抑或是马华高层内里有乾坤??
以下就是分析,让大家看看,政治阴谋黑心学之攻其不备的效果,是多么的惊人!
前面说到,攻其不备,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对方的喜怒爱好。正直的翁诗杰,被对手看破他的
其实在老翁砍蔡头以后,蔡派早就布设了他的黑暗武器,老翁人正直,并不擅长与宫心计。
“三月就知道答案!”
其实就是蔡派希望多给基层一点时间,让他们对中央代表反映出,他们对翁诗杰不满之心声
回首在过去多个月,他们就不停通过撰写博客,评论等,羞辱翁诗杰,打击其形象。而且其
蔡派以假乱真,麻痹对手,攻其不备,夺其官冠!
以当时来说,翁诗杰的确处于下风,任人 攻击,当他醒觉的时候,其实肉已贴在砧板上,任人鱼肉,哪有不败之道理?
政治厚黑之拖字诀
任何一个阵线党派成为当权派,所谓"阵线”,就是多于一个政党或以上的联盟合作,但要
正所谓,人不能无所事事,不然就会惹事生非,当他们无所要做,就会和你争权斗利。这些
...
我们或许可以用马来西亚,来看政治阴谋。华小或统考事件,其实要解决并不是很困难,但
试问,你们除了天天兜转在A,B,C,陷阱课题以外,还有能力深入争取D利益吗?政治
政治厚黑之反噬
同属出尔反尔一词。
反噬,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卑鄙的手段,尝试降伏对手的方法。
首先千方百计的要对方归顺于他,并且以利透方式,希望对方顺服与他,当一切稳定了以后
A受到B无比的攻击,忍无可忍之下,结果A派C和B调谐,而开出条件给B,目的是要B
B的单纯,被C利用。
B的利益,被C吞并。
其实,C早就将A所给的利益,放进自己口袋里独吞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